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报道 > 正文

实现科技创新更高质量发展

2023-01-05

实现科技创新更高质量发展

2022年12月30日

超瞬态装置实验室高度重视高质量建设和发展,近日,实验室全体成员在唐文新主任带领下,深入学习讨论王树新校长发表在《光明日报》的最新文章“实现科技创新更高质量发展”。唐文新主任、姜伯承副主任、黄天林副主任、李中泉教授等以及实验室行政人员共同参加交流会议。结合实验室建设阶段的实际情况,与会人员深入研讨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探讨大科学装置更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落实好校长对高质量大科学装置建设的要求。

唐文新为新加入团队的成员介绍了超瞬态思想和项目申报阶段的历史进程。实验室联合国内外一流学者,和本校材料学院、光电学院、物理学院、生命学院、化学学院以及电子显微镜中心等单位配合,不断精益求精完善超瞬态科学思想,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大规模联合各方的优势科研资源和合作力量,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超瞬态大科学装置。共建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向导教授提出西部地区立足于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具体实施计划,尤其是工业和材料领域,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备选项目,获得市政府全力支持,成为重庆市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如何有效使用国家资源,完成装置高质量建设任务,成为大家根本目标。王树新校长给实验室发展道路指明了不可动摇的原则性指导意见。

黄天林介绍了超瞬态装置对于学校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装置作为原始创新平台不但对学科在科学基础研发领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如对理学、工程和生命等学科;同时超瞬态大科学置也会促进国家战略仪器的原创开发能力,如电子显微学和先进测控等方面具有重要带领性地位。王校长提出的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思想不仅符合超瞬态装置高水平服务于多学科研究目标,也对创新发展超瞬态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要用好这个大科学平台和机遇,充分挖掘具有深度的科学问题,高质量设计仪器,做出原创性的重大科学成果。

姜伯承谈到,科技发展的核心是人才,而人才的积聚需要先进平台的吸引。高质量建设超瞬态大科学实验装置,正是实现科技高水平发展和积聚高水平人才的关键举措,为项目进入“十五五”国家计划打好坚实基础,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他本人正是在初期以顾问身份参与项目规划后,被吸引到重庆大学全职工作。

从北京高能光源全职到重庆大学发展的李中泉教授表示,我们有信心按照王校长的期望,进一步加快人才集聚和培育速度,高质量建成超瞬态装置。在落实高质量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大科学装置建设和科学规律,发挥科学家引领作用,用发展思维去看问题和困难,才能实现科技创新。

林胜钊博士就自身体会如何落实高质量建设超瞬态大科学装置建议实验室要健全对大科学装置人才引进体制,做到放管服,信任和充分尊重科技人才,提高长期吸引力。

颜鹏泽讲到高质量完成大科学装置,关键器件不能靠外部采购,要更加注重自主原创性设计和改造,还需要与硬件良好匹配的软件支撑,两者合一才能把效果最大化,也是创新发展落地的保障。

任浩博士结合自己长期从事气体传感器的研究,提到大科学装置表征手段的创新未来可应用于观测电子传输过程可以产生出很多原创性的成果。不断从应用角度挖掘大科学装置的价值,也是高质量完成科技创新的新思路。

朱万全博士对王校长提出高质量创新谈到四点感受:1、汇聚各方面的力量,联合各个学院集体创新;2、加强宣传,如研究人员可以在对外学术交流时更深入宣传超瞬态项目,吸引人才,还可通过学生的培养建立人才梯队;3、装置建设后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规划,面向解决科学和工业方面存在的真实问题,可持续性发展极其关键;4、积极实现专利成果转化。

张耀博士以其负责的强流光源研究工作为例讲到如何高质量创新体会,个人除了做好研发外,主动学习更广泛的跨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有意识提前并做好部署,抓住机会,积极与外部优秀单位和合作者学习请教经验。积极挖掘本装置将来面临的科学前沿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做充分预研。

杨尧博士从辐射防护安全方面讲到,为加快建设,全力完成辐射环评编制,确保装置辐射的安全,这是高质量在其工作中具体体现。

郦盟博士提到科技创新主要包括人才和科研仪器两个方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科研仪器方面,打造尖端高水平创新平台。同时,大科学装置是多方面知识集成,加强和外单位的交流合作也很重要。

唐红琴副主任结合行政管理工作谈到:1、办公室要立足于服务装置建设,想方设法为科学工程、科研专家做好全方位的服务。2、落实引育高素质创新人才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体制,积极思考和主动作为协调解决好存在的矛盾问题,充分发挥学校给予实验室人才特区政策的作用。3、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计划、责任人、时间要求等来组织落实有组织科研创新。

程夷部长结合自身基建工作表示,1、要高质量落实土建工作;2、与工艺技术加强配合,对合作双方的设计方案质量提供保障,保障大科学装置建设质量,提高站位服务好项目。

杨先勇结合人事工作,重点强调人才引进的落实办法,提到单从待遇去吸引人还不太够,平台的建设进展也是增强人才吸引力的途径。

总经理助理罗琳结合对外宣传工作,提到超瞬态装置是服务性设施和创新平台,也肩负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历史使命,不能拘泥于传统学术派、学院派的宣传模式,需要结合科技企业宣传思路进行创新。

李航讲到,作为行政人员,需要对超瞬态大科学装置高质量建设提高思想认识。

蒋帅谈到自身物理背景和标准局工作经验,来到实验室希望更好的高质量推进建设,积极参与着手实验室内部制度、完善流程,发挥自己专业特长。

古朝伟工程师提到基建作为支撑超瞬态大科学装置的基础设施,一定要严格以科学需求为中心,在防震、结构荷载、反辐射等技术设计细节要认真把控,做好密切的科学需求交流,在质量和时间进度上做好平衡。

唐文新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实验室成员要加强与外部专业团队间交流,主动走出去,也把自己领域的顶尖专家请进来,共同建设好超瞬态大科学装置。实验室会积极支持年轻人创新、对外科研合作和成果转化。他还介绍了实验室如何布局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产业化愿景,如定位放射高能电子闪疗装置、粒子回旋加速器、医药同位素生产和各类成像技术等。

唐文新希望实验室各位同事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认识好王校长提出实现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大科学装置质量观念和建设期间的安全观要牢固建立在每个人心中,严控质量。坚持大科学装置科学主导,行政服务,基建辅助建设的基本原则。他表示,在新的一年,实验室需要紧紧围绕王树新校长以科学创新质量为核心的理念,困难就是机遇,机遇永远属于勇敢者,突破自我,突破知识边界,发挥集体合作的潜力,从各自专业角度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实验室建设工作。